走进占地200余亩的山东省宁阳县全兴种业黄瓜育种基地,夏日的骄阳为一座座智能温室镀上金边,棚内氤氲着湿润的暖意,穿行其间,藤蔓间挂满的黄瓜在高温中快速膨大,惹人爱怜。
“企业在膨胀规模,但技术存在短板,如面临的种子基因编辑、无土栽培等难题。”企业负责人王业民说,在县科技部门帮助下,企业积极与高校对接,最终确定由山东农业大学科技特派员王丽娜教授牵头,联合相关专家组成黄瓜产业服务团,为企业提供育种繁种全产业链服务。
“种质创制、育种技术提升等方面,这是王教授团队的专业擅长,与我们企业所求正好吻合,为我们研究开发‘宁阳刺瓜’这一地方黄瓜特色品种提供了支撑。”王业民介绍。
科技特派员是新时代创新驱动乡村振兴发展的生力军。新形势下,针对科技特派员服务动力不强、成效不高、保障不足等问题,宁阳县积极推进科技特派员工作改革,探索实施以构建利益联结共同体为核心,以选认订单化、服务实效化、评价规范化为内容的工作新机制。
在供需精准对接方面,宁阳县高位嫁接省、市科技资源,与山东农业大学,省市农科院、林科院等近10所重点高校院所加强合作,并以“订单式”需求对接选认科技特派员,防止简单的“拉郎配”。今年上半年,为30余家农业合作组织提出的20余项重点技术需求开展量身定制、“靶向服务”。
在提升合作实效方面,宁阳县推动“科特派”与服务对象构建利益联结共同体,并在县域层面组建黄瓜、樱桃、苹果三支产业服务团先行先试,着力破除以往“科特派”工作存在的“旱涝保收”“义务劳动”等情形。
省果树所孙玉刚研究员作为樱桃产业服务团团长,以品种许可、技术入股等方式与鲁鑫农业开展合作。服务团重点在冷棚建设、杯苗培育、品种引进等方面为鲁鑫农业提供指导帮助,签订技术服务合作协议,科技支撑鲁鑫农业高质量发展;鲁鑫农业则负责服务团开展技术服务过程中的材料购置、实验基地、交通后勤等提供保障,为科研成果转化创设良好环境。
在孙玉刚看来,通过结成利益共同体,让人才与产业、技术与市场形成“强耦合”,更好推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,“现在到基层服务,工作有任务、有方向,干劲更足了。”
“双方以签订绩效目标协议的方式,形成利益捆绑,推动‘技术服务(成果转化)+资金投入’深度融合,‘我中有你,你中有我’,其结果是双赢。”县科技局党组书记、局长邵斌说。
为让科技人才“下得去、沉得住、能干事、干得好”,宁阳县规范科技特派员工作评价、激励保障措施,围绕蹲点服务频次、技术指导成效、服务满意度等情况设置量化指标,今年6月份,县科技部门组织第三方通过电话、走访等形式深入到农业合作组织开展半年评估,其中满意率达95%以上。同时,对评价优秀的人员、团队在评先树优、项目申报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,今年上半年,全县有9名科技特派员申报项目获得市农业良种项目、科技特派员科技项目等立项支持,有力激发了科技人员的创新创业活力。(李兵)